近日,辽宁省、沈阳市、辽阳市“两会”陆续召开。我校代表委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使命意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专业优势,深入开展调研、撰写提案建议,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参政议政,发出建言献策“工大声音”,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工大智慧”。


1月15日至1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沈阳举行,省政协委员、常委、校党委书记贾玉明,省政协委员、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杨璐全程参加会议,开幕会上,贾玉明在主席台就座。在1月15日下午的教育界别(第17组)分组讨论中,贾玉明书记作为召集人,率先对开幕会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的讲话,以及省政协主席周波所作的《政协辽宁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省政协副主席姜军所作的《政协辽宁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发言。会议期间,贾玉明书记作为去年省政协会议期间郝鹏书记出席民进界、科技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的发言代表,针对“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的发言主题,政府部门的回应和落实情况接受了省政协融媒体中心的采访。他表示,过去一年在省市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主要围绕科技创新开展了一系列努力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下一步将进一步围绕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大局,在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发挥工科高校的积极作用。会上,贾玉明还提交了“加强省属本科高校创新平台建设,服务打造重大技术创新策源地”的提案。

1月16日下午,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在辽宁人民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杨璐代表民盟辽宁省委员会发言,围绕“加快培育石化产业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参会期间,杨璐委员提交了“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提案。


1月11日至1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沈阳市第十六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和沈阳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分别召开。我校共有1名市人大代表和5名市政协委员参加会议。

市人大会议期间,沈阳市人大代表、我校国家工程中心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兼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佟文明在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新伟参加的市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铁西区代表团会议上作代表发言,介绍了我校在服务辽宁振兴发展方面采取的举措和取得成效,就如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开展有组织科研,加快推动重大成果落地沈阳提出建议。

市政协会议期间,市政协委员、机械工程学院执行院长、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会长孙兴伟,市政协委员、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滕云,市政协委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海波,市政协委员、管理学院教授王海军,市政协委员、文法学院教授田鹏辉五位委员,分别结合沈阳市科技、经济、教育、社会治理等热点问题,提交了高质量的提案。

1月7日至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辽宁省辽阳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举行。辽阳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辽阳市委副主委、辽阳分校石油化工学院副院长张兵代表九三学社界别提交了“关于辽阳市大力发展绿色石化产业的建议”的集体提案,同时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推动石化产业减油增化转型升级”和“关于辽阳市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的两篇个人提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学校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将紧紧围绕辽宁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和省委关于打好决胜之战的部署要求,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民生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沈工大智慧和力量。